为人师表,传道授业
——2024年东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普通师资培训班顺利举办
2024年是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制度的第十年,为进一步深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提升住院医师队伍质量,提高住培师资带教能力,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主办,东莞市医师协会承办,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教育培训中心、东莞市人民医院协办的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2024年东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在2024年4月11-13日,4月18-20日于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顺利举办。
一、开班仪式
4月11日,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普济院区进行了隆重的开班仪式。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二级主任科员黎健明、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教育顾问王少鑫、南方医科大学属南方医院教授秦再生、东莞市医师协会会长余毅、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罗林翼、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教育培训中心部长王丽坤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翟国敏主持。2024年东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在结业理论考核后圆满结束,学员们在这段培训中深刻认识到作为医师的使命及作为带教老师的责任,传承医学精神,引领医疗事业持续发展,他们怀揣着提升自身带教水平,为东莞市卫生健康队伍建设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景,迎接着新的挑战
2024年东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在结业理论考核后圆满结束,学员们在这段培训中深刻认识到作为医师的使命及作为带教老师的责任,传承医学精神,引领医疗事业持续发展,他们怀揣着提升自身带教水平,为东莞市卫生健康队伍建设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景,迎接着新的挑战
会议现场
东莞市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翟国敏主持会议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二级主任科员黎健明、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教育顾问王少鑫、东莞市医师协会会长余毅、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罗林翼分别致辞,强调了住培带教老师对于提高住院医师队伍质量的关键作用,鼓励学员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培训的“规范化”和结果的“同质化”,发挥好带教老师的精神引领和实践指导作用,承担好育人、救人的责任和使命,态度上自觉重视培训,严谨认真对待每一堂培训课程,行为上做到为人师表,提高指导素养,将所学内容运用于实际带教工作当中,为我市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点燃推动健康东莞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星星之火。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医政医管科二级主任科员黎健明致辞
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医学教育顾问王少鑫致辞
东莞市医师协会会长余毅致辞
东莞市人民医院科教科科长罗林翼致辞
二、专题课程
本次课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实践背景,各位教授授课风格各具特色,为学员们提供了学术饕餮盛宴。
(一)重任在肩,同力协契,共履光荣使命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秦再生教授分享了《住培基地国家评估的方式与方法(专业层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与“学”》。秦教授解读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政策;强调了临床为本、教学固基、科研强科的重要性;提出了对带教老师的基本要求——传道、授业、解惑;指出了带教老师应该发挥引导者、激励者、鞭策者、考核者作用,认为培训的核心是“规范”,重点是“同质”。
秦再生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隽英教授作了题为《教师的职责与成长》,郭教授循循善诱,层层递进,道出世界上最困难的两件事之一是“将自己的想法装入别人的脑袋”,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基地带教老师向住培生直接灌输临床思维的困难。郭教授从理论上阐明带教是递进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明确指导老师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不断复盘和反思自己的带教方法、风格是否适合住培生;根据成年人的学习特点向学员们介绍了反馈四法宝——STDS,提出反馈过程也是坦诚自己观点和住培生观点的过程,双方应当共同交流。学员们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享受郭教授带来的知识佳肴。
郭隽英教授授课现场
(二)教学固基,方法与时俱进,工具各有千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俊榕教授讲授《形成性评价方法与运用》,陈教授采用讲解、观看视频、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吸引学员们注意力,各位学员目不转睛。课程伊始,陈教授采用提问的形式引出不同于以往的,新颖的标准化考核工具——Mini-CEX,随后引出不同于Mini-CEX的另一种标准化结构化工具—DOPS,通过向学员提问的方式,概括了该工具应用范围。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员们的互动内容具有专业性和借鉴意义。
陈俊榕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科科教授就《TBL教学方法与运用》开展课程,王教授课堂氛围轻松诙谐,课程开始以《西游记》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团队为导例,引出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指出TBL教学方法不同于其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丰富了学员们带教工具“百宝箱”。王教授趁热打铁,进行TBL教学方法实例应用,现场组成2个团队进行cosplay(角色扮演),模拟心肺复苏场景。通过演示,学员们深刻理解了团队沟通的本质在于通过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只有和衷共济,团队才能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充分体现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王科科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瑶教授以《如何规范开展住培出入科管理》为题作课程分享。课程内容全面详实,教学方法前沿。姚教授从国家战略、规培制度、住培出入科管理及考核等方面多层次讲授课程,强调了规范开展住培出入科管理的重要性。课程重点介绍了住培出入科考核细则,为学员们提供了实用性强的考核标准。姚教授擅长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采用扫码的方式进行教学调查和互动,现场学员们互动积极性高涨。
姚瑶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周汉建教授以《情景模拟教学》为题作了专题课程。周教授既引经据典又与时俱进,从偃师造人到VR(Virtual Reality)技术,无一不强调了情景模拟一以贯之的重要性。周教授不仅向学员们介绍了现阶段先进的VR技术在医学情景模拟中的具体应用,还详细阐述了情景模拟方法在病史采集、病例分析、临床技能操作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评分细则,拓宽了学员们的视野。
周汉建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振宇教授分享了《医患沟通》课程。沈教授引经据典,通过名医华佗遭遇的医患沟通难题指出医患沟通问题长期存在;横向比较了医患沟通的国别差异,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沈教授重点讲述了医患沟通的关键四环节:倾听、感受、需要、共策,并介绍了SPIKES沟通方法。沈教授语重心长地向学员们提出建议:学习沟通,做个有心人。
沈振宇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赵志新教授以讲授和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如何开展临床教学查房》课程。赵教授对于临床教学查房经验丰富,教学标准了然于心,课上强调了学情分析、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启发式培养临床思维和深度思维的教学理念。学员们通过互动的方式发现了自身在带教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了解了教学查房的关键三步骤。
赵志新教授授课现场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柳俊教授通过讲授和学员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开展题为《如何开展教学病例讨论》的课程,营造了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通过学员演示病例讨论的过程,柳教授发现了学员们在教学中常忽略的细节和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步骤,提升了带教流程的规范化程度。
柳俊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瀅教授采用讲授和学员现场演示的方式分享了《如何指导规范书写病例》课程,林教授细致入微地讲述了病历的规范指导方法,肯定了学员们演示带教规范书写的可取之处,同时也指出了学员们在带教方面的发展空间,兼有针对性和实操性。
林瀅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振宇教授对于《如何做好临床小讲课》经验丰富,课程主要以讲授、学员现场演示、小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课堂氛围活跃而精彩。沈教授对每组的发言进行了分析,指出优缺点,最后对临床小讲课如何开展进行总结,加深了学员们的印象。
沈振宇教授授课现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周汉建教授专长于《如何按照标准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周教授以讲授、现场演示、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引领学员探索临床技能培训的精髓。课堂氛围活跃,现场演示生动具体,工作坊小组各成员讨论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经验。现场演示真实展现了学员在临床技能培训带教过程中的亮点以及容易忽略的带教细节,周教授提供了切实可用的有关临床技能培训的带教方法。分组讨论时学员们的发言具有启发性,周教授的点评犀利深刻,使学员们收获颇丰。
周汉建教授授课现场
2024年东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普通师资培训班在结业理论考核后圆满结束,学员们在这段培训中深刻认识到作为医师的使命及作为带教老师的责任,传承医学精神,引领医疗事业持续发展,他们怀揣着提升自身带教水平,为东莞市卫生健康队伍建设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景,迎接着新的挑战。